2017年5月23日,我處收到阿根廷生產部貿易國務秘書處外貿副國務秘書處照會,通告根據生產部2017年5月15日第204-E號決議,阿方決定對原產于巴西和中國的管道附件(西文:Accesoriosdetuberías,南共市稅號:7307.19.10和7307.19.90)征收的反傾銷稅稅率維持不變,并接受相關中國企業的價格承諾。
2017-06-052017年5月19日,阿根廷生產部在阿根廷《官方公報》發布第204-E/2017號決議,宣布對產自中國和巴西的內徑小于600毫米的可鍛鑄鐵管配件和球墨鑄鐵管配件(accesoriosdetuberíasdefundicióndehierromaleableincluyendolosaccesoriosdetuberíadefundicióndehierronodular,excluyendoaqu
2017-06-05近日,海合會國際貿易反損害行為技術秘書局發布公告,對原產于中國的用于油氣勘探和運輸的外部半徑不超過16英寸的無縫鋼管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王賀軍表示,中國政府注意到海合會近日對中國出口部分無縫鋼管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中方對此表示關注,中國相關產業及企業對海合會此舉表示擔憂。王賀軍指出,目前世界經濟仍在深度調整,復蘇動力不足,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各國應當共同
2017-05-022017年4月24日,巴西工業外貿服務部在巴西官方公報上發布外貿秘書處2017年第21號通告稱,決定對進口自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有縫不銹鋼管(葡語:tubos com costura, de a?o inoxidável austenítico graus 304 e 316)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損害分析期為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涉案產品
2017-05-022017年3月3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公告稱,應日本企業株式會社ベンカン機工、日本ベンド株式會社和古林工業株式會社于2017年3月6日提交的申請,對原產于中國大陸和韓國的碳鋼焊接管道連接件(日語:炭素鋼製突合せ溶接式継手)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3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涉案產品的日本海關編碼為730793。
2017-04-072016年12月21日,WTO就臺灣地區訴加拿大對臺灣、澎湖、金門及馬祖單獨關稅區(即臺灣地區)碳鋼焊接管的反傾銷案(DS482)發布專家組報告(詳細內容,請參見WT/DS482/R)。1.該案專家組作出以下裁決:(1)加拿大未立即終止對經終裁裁定單獨傾銷幅度屬微量范疇的臺灣地區涉案出口商的反傾銷調查,違反了《反傾銷協定》第5.8條第二段的規定;(2)臺灣地區未能有效證實加拿大基于普遍傾銷幅度的微
2017-03-282017年2月1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應歐盟不銹鋼無縫鋼管工業保護委員(Defence Committee of the Seamless Stainless Steel Tubes Industry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申請,對進口自中國的不銹鋼無縫鋼管(seamless pipes and tubes of stainless steel)啟動反規避調查。調查自
2017-03-032017年1月2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對原產于中國和臺灣地區的不銹鋼管材(stainless steel tube and pipe)的反傾銷終裁公告,裁定臺灣地區企業反傾銷稅率為0.0%~12.1%;裁定中國企業反傾銷稅率為30.7%~64.9%(具體反傾銷稅率詳見下表)。涉案產品歐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編碼為ex 7307 23 10和ex 7307 23 90;歐
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