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20年一季度信息發布“云會議”召開。鋼協黨委書記何文波,副會長遲京東、屈秀麗、駱鐵軍分別回答了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新浪財經、《中國冶金報》《經濟觀察報》等媒體記者的提問。鋼協副秘書長蘇長永主持發布會。
會議指出,疫情期間,鋼鐵業充分發揮國民經濟壓艙石的作用,為國民經濟的恢復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支撐。后期,國家穩經濟、保民生政策不斷落地,將為行業發展提供較好的外部環境,預計鋼鐵需求將比一季度有明顯的上升。
何文波:鋼鐵消費主要有三個流向:一是建筑業,大概占下游行業用鋼比例的55%;二制造業,占比45%左右;三出口,但占比很小,絕大部分用于國內消費。例如,2019年我國粗鋼產量9.96億噸,但鋼材出口量6429萬噸,折合粗鋼占總產量的比例不到7%。
我們對今年鋼鐵需求量的總體判斷是下降的,其中一季度下降幅度最大,二季度隨著下游行業復工復產,需求環比將有明顯提高,但同比可能仍有下降。下半年,隨著穩增長、保民生政策的落地,總體需求將會好于上半年。今年初,鋼協預測全年鋼鐵需求增長2%,2月份我們根據新冠疫情形勢調低到了-0.5%,目前正在根據國際疫情影響做進一步的修訂。
今年鋼材需求主要受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的影響。預計今年直接出口會有明顯下降。據測算,汽車、家電、造船、集裝箱、機械等5大行業出口間接帶動鋼材消費約7900萬噸,再加上其他產品的出口,每年鋼材間接出口量在8000萬噸~9000萬噸。如果鋼材直接出口和間接出口均下降1/4,今年鋼鐵需求將下降3.8%。如果國際疫情繼續惡化,需求降幅將更大,擴大內需可縮小需求降幅。因此,鋼鐵需求的變化取決于國際疫情形勢的變化。
從3至4月新接及推遲訂單量情況看,二季度中國鋼材出口同比仍將有較大幅度下降,環比并未出現改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