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是中國光伏制造保持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組件占光伏產品的出口比例超9成。光伏全產業鏈主要企業呈現產銷兩旺的局面,基本保持滿銷滿產。在此背景下,骨干企業的品牌、技術、營銷等優勢明顯,而中小企業或淪為其代工廠,或停產重組。
而下半年降價的壓力將增大。數據顯示,今年納入補貼競價范圍項目名單平均度電補貼強度約為每千瓦時0.0645元,與采用指導價相比下降了50%以上。業內人士指出,平價過程中,光伏產業利潤率面臨不可避免的持續下降,為保證持續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業內并購重組將成為常態,擁有技術積累優勢、管理制度優勢、生態品牌優勢的企業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