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十屆大連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聚焦“智能制造”、關注工業轉型升級,成為本屆盛會的一大亮點。智能化設備、3D打印技術、工業機器人(15.540, -0.14, -0.89%)、現代生物醫藥……4萬平方米的展出面積,集中展示著智能化工業生產的發展潮流。
微觀層面的創新活力,呼應著宏觀層面的統計數據。超過2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初步建成,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14萬臺,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增至68%,有分析報告預計今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9萬億元……這些數字說明,新制造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中國大地掀起創新熱潮。
數字化進程正在重塑傳統生產鏈,匯聚成中國新制造的強勁勢能。在數字化車間,生產鏈條的各個環節進行積極的交互、協作、感染與賦能,提高生產效率;在智能化生產線上,身穿深藍色制服的工人與機器人并肩工作,形成了人機協同的共生生態;而通過3D打印這一顛覆性技術,零部件可以按個性化定制的形狀打印出來……
新制造,能夠借助大數據與算法成功實現供給與消費的精準對接,從而實現定制化制造與柔性生產。不僅能從外部打通生產與消費,更能從內部改變生產自身的運行方式。
隨著5G邁向商用,萬物互聯將會從愿景變為現實。在這樣的平臺,生產車間將變成各個環節合作共生的“有機生命體”,生產效率將得到質的飛躍。這正是工業互聯網展現的新制造愿景,也是中國“互聯網+制造”正在努力的方向。
中國的發展靠的是實體經濟,中國的強大還要靠實體經濟。在這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與世界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中國,將抓住新工業革命的機會,用新制造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