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以來我區(寧夏,下同)個別地市出現以鑄造名義生產“地條鋼”,以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名義違規新增鋼鐵產能行為,擾亂了鋼鐵行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為切實鞏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成果,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聯合在全區開展為期20天的涉鐵、涉鋼項目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重點清理2014年以來,各地核準或備案的涉鐵、涉鋼項目,含以資源綜合利用或循環經濟名義建設的終端產品(副產品)是鋼鐵及其制品項目。對現有涉鐵、涉鋼企業進行全方位排查,重點排查鐵合金行業含富錳渣爐的硅錳合金企業是否建設了轉爐、連鑄機等設施生產鋼鑄坯和型材,裝備企業利用中頻爐冶煉生產法蘭盤情況。
據鋼管商機了解獲悉,清理工作分地方自查和聯合檢查兩個階段進行,5月25日前完成地方自查,各地要對終端產品(副產品)含有生鐵、鋼鑄坯及型材且未落實產能置換的違規新增鋼鐵產能項目提出處理意見并進行清理;對項目有異議的,要及時組織專家鑒定。對自查中發現的違規涉鐵、涉鋼項目,各地要立即糾正,對未開工項目要撤銷相關審批文件,在建項目要立即停止建設,已經建成的項目要立即停產并組織拆除,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對自查中沒有發現但自治區檢查中發現或者群眾舉報屬實的項目,自治區將嚴厲追究有關部門及其相關行政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