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石油行業會再進一步嗎?今年,石油行業可能會發生哪些影響你我的大事呢?一起來看看2018年石油行業十大預測吧。
國際油價小幅上漲
在2018年的第一天,國際油價就突破了兩年來新高。利好油價的主要因素呈良性發展趨勢,油價穩中有進的勢態,極可能在2018年繼續。
沙特需要更高的油價輔助阿美石油公司的上市,其他OPEC國家、俄羅斯也需要更高的油價改善緊張的經濟狀況。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而言,獲取利潤也是第一重任。
經歷了三年多的博弈,美國石油生產商和OPEC的關系緩和,都表達過對油價上漲的期待,所以雙方出現非理性舉動的可能性極小。預測在2018年,布倫特原油年均價65美元/桶,最高價格達到75美元/桶。
天然氣行業再升溫
天然氣行業會迎來蓬勃和大機遇,其實在幾年前就有很多大型能源公司做過這一預測。在2017年冬天,中國出現天然氣消費量暴增,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這一事件極可能引發社會對天然氣行業投資的增加。
目前,有不少非能源行業企業都已開始關注天然氣。例如著名科技公司富士康就在2017年斥巨資收購了IDG能源公司股份,入行天然氣行業。
作為最靈活的天然氣進口方式,LNG產業在中國將受到更多的關注。中石油、中石化等諸多油氣企業,目前在國外擁有大型天然氣田、LNG項目,大都處于剛剛啟動或未啟動階段。天然氣未來可能成為最具活力的能源產業之一。
石油業智能化升溫
在2017年,石油行業幾家頂級油服公司同科技公司戰略攜手,引發了業內對石油業智能化發展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概念,并非石油行業所特有,而是所有傳統工業所面臨的趨勢。在全球智能化浪潮四起的時代,石油行業的智能化也屬自然之勢。
提高石油開采、運輸、煉制乃至銷售的自動化程度,以降低作業成本,這是在油價低迷、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時代下,傳統石油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諸如無人機巡檢、無人加油站、鉆井機器人、數字油田等技術,目前已在石油行業有一定規模應用。隨著石油企業和信息科技公司合作的步步深入,2017年石油行業可能出現更多的智能化技術產品服務。同時,也會有更多石油企業進行這一方向上的嘗試。
石油就業難回暖
自2014年國際油價大跌以來,全球油氣行業失業人數超過40萬人。那油價上漲了,石油行業就業會回暖嗎?
就目前形勢看,2018年油氣行業就業難以看到大的好轉。因為在新項目的投資上,大型石油公司仍舊十分謹慎。
全球油氣行業就業目前處于相對穩定狀態,大型石油企業既沒有大幅裁員,也沒有大幅增加雇員。在國內,從三大石油公司公布的校招人數看,也無明顯增長。
對于油價回暖后新增的業務,石油行業目前更傾向于提高運作效率,而非增加雇員數量。諸如油田數字化、無人機等技術的加速發展,反而進一步減少了石油企業的人才需求數量。
美國頁巖油溫和增長
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增長速度,依舊是2018年最受關注的市場因素。因為頁巖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油價的上限。
特朗普政府正積極推進美國本土油氣資源的開發。在美國臨近能源獨立之際,油氣產量繼續提高顯得勢不可擋。
但美國頁巖油投資商也越來越趨于理性,更加注重投資回報,而不是油價一漲就增產。例如在2017年下半年,油價雖然上漲了不少,但美國活躍鉆井數卻趨于平穩。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預測2018年美國石油產量約1000萬桶/日。較為激進的Rystad公司則預測,這一數字可達到1100萬桶/日。
中國石油產量繼續下降
在2015年,中國國內石油產量達到430萬桶/日的歷史最高峰。2016年開始出現下降,而預計在2017年將再次出現下降。這一趨勢預計在2018年將延續。
盡管油價有所回升,但目前來看還不足以拉動中國國內油田的大幅增產。從各大油田目前公布的戰略來看,較活躍的大型油田主要以“穩油增氣”為主,而一些老油田,則不可避免地出現產量持續下降的情況。
中國油企掀出海熱潮
在過去十年時間,中國國內的石油企業發展迅猛,技術產品日趨成熟,在國內對許多國外公司技術產品已形成替代,已具備成熟的外闖條件。
國內石油企業出海外闖業務,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中國石油企業在海外的影響力卻又今非昔比。
2017年,三大石油、中國華信等企業,在俄羅斯、中東、南美有大型項目斬獲,這將有望帶動中國整個油氣產業鏈上的企業加速外闖。
石油公司加速投資新能源
新能源會替代石油嗎?其實新能源同石油的關系遠比“替代”更加微妙。因為石油公司是當今世界投資新能源最積極的群體之一。
在2017年,BP斥資2億美元收購歐洲最大太陽能公司四成股份,殼牌廣建電動車充電站,道達爾2.4億歐元收購可再生能源公司股份擴大光伏產業布局,埃克森美孚宣布新能源技術大進展……
主流石油公司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在2018年,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石油公司開始效仿這一做法。從單純的化石能源公司轉型成綜合性能源公司,這或是傳統石油公司的未來。
中國頁巖氣實現小爆發
中國能不能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在中國天然氣消費量激增的影響下,天然氣行業未來有望吸引更多的投資。2018年,中國頁巖氣產業發展可能迎來提速。
在2017年,涪陵、四川地區的頁巖氣開采進展順利,配套技術持續成熟,已經形成頁巖氣開采的示范效應,有望向其它頁巖氣區復制其模式。
2017年,在貴州的頁巖氣探礦權已賣出;2018年初,湖北宜昌市也已宣布要推進頁巖氣開發,西南油氣田更提出了未來建設5000萬噸油氣當量年產的目標,其中頁巖氣將成為產量主力。
油價受中東地緣政治影響小
對石油行業而言,中東歷來就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國家,曾一度因為地緣政治問題,將油價陡然推高。但在2018年,政治因素將油價大幅推高的情況可能并不容易看到。
縱觀2016~2017這兩年,沙特腐敗、卡塔爾斷交、伊拉克內亂等等政治事件,對油價的影響都非常有限,對OPEC的限產協議也沒有造成大的影響。
近幾十年來,在北美、中亞、南美、北極、非洲地區,新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中東不再一家獨大。加之石油消費國戰略石油儲備建設的日趨完善,油價對突發事件的抗性也比以往更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