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管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華北及華東地區,焊管生產企業多數集聚在帶鋼產量相對集中地——華北,如河北、天津等地。然而,在供給側改革及“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下,部分大型焊管廠家跑馬圈地,分別在西安、臨汾等中西部地區設立分廠。
據Mysteel調查:
今年7月初,友發鋼管集團在韓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廠事宜簽訂了投資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將達10億元,擬未來三年在韓城完成300萬噸鋼管項目。目前,一期工程正處于建設之中。
今年9月份,邯鄲市正大制管有限公司在侯馬市就投資項目選址進行實地考察,據Mysteel了解,該廠將于11月份開工建設,預定產能200萬噸。
從原料供應來看,據Mysteel調查顯示,陜西、山西兩地整體帶鋼產量較河北、天津等地相對較少,當地大型管廠亦屈指可數。友發集團與陜西龍門鋼鐵合作,原料帶鋼以后者供應為主。邯鄲正大分廠選址侯馬市,雖然當地沒有直接原料生產企業,但距山西建龍僅有30公里左右路程,且據Mysteel了解,建龍已在10月底投產2條窄帶鋼產線,預計后期與邯鄲正大合作意向較大。所以,得益于大型管廠的落地建設,以及勝芳等地帶鋼的產能退出,后期中西部地區帶鋼產能占比將發生較大變化,最重要的是與各大管廠原料需求相得益彰。
從地域情況來看,韓城位于中國地圖中心部位,是西部與中部、陜西與山西、關中與陜西的交匯點,是華北入陜的第一道門檻,地處秦晉咽喉,承東啟西,面向中原,連陜晉豫,是關天經濟區發展的“東大門”。同時,又是絲路經濟帶、陜甘寧經濟帶、黃河金三角與陜西東大門經濟帶上重要的一極。
侯馬素有“南來北往商賈地,千車百貨旱碼頭”之稱。地處秦、晉、豫大三角的中心,自古為"燕、趙、秦、蜀之通衢大道",交通區位優勢突出,是山西南部的一座交通樞紐城市,境內南同蒲鐵路、侯西鐵路、侯月鐵路、大西高鐵,大運高速公路、晉韓高速公路,108國道、大運二級公路,呈三個十字交匯。侯馬還是新亞歐大陸橋(荷蘭魯特丹港到中國山東的日照)上重要的交通樞紐,是山西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型城市。
無可厚非,以上兩地均屬于交通要塞,且相距僅約105公里,兩地處于國土面積的中心位置,預計后期借助交通的便利,以及運費、運距的優勢,產品輻射方向將轉向西南、西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