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公告稱,不再復審首席行政法官的初步裁定,碳鋼與合金鋼337調查中申訴方主張的“虛假原產地”訴由不成立。
2016年6月2日,應美國鋼鐵公司的申請,美國ITC對碳鋼與合金鋼啟動337調查,訴由為:涉案產品存在操縱鋼鐵價格、生產量和出口量等不公平競爭行為,盜用美國鋼鐵公司的商業秘密,以及虛假原產地,其中寶鋼、武鋼、鞍鋼等我國國內主要的鋼鐵企業均被指定為應訴方涉案。2017年1月11日,行政法官作出終止原產地虛假標識主張的初裁;2月27日,美國ITC作出部分終裁,裁定對該案行政法官于2017年1月11日作出的終止本案立案申請方原產地虛假標識主張的初裁予以復審——撤銷上述行政法官初裁并發回重審。
關于本案的另外兩項訴由:2016年11月14日,本案行政法官裁定,申請人未能按照美國反壟斷法的要求證明其遭受壟斷行為的損害,也未能提供有關掠奪性定價行為發生的事實性證據,因此決定終止第一項調查。2017年3月24日,美國ITC作出部分終裁:對該案行政法官于2017年2月22日作出的準予本案立案申請方提出的終止其主張的侵占及使用其商業秘密相關337調查的動議的初裁不予復審。